纾解外卖小哥之困,关键在规范用工制度

69 2021-05-24 19:32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引发了人们对于外卖小哥群体生存现状的讨论。有人报以同情,有人斥责平台冷血。事实上,今天的外卖平台和10年前的富士康血汗工厂本质上并没两样。 

作为两个最大的外卖平台,这次美团和饿了么对于舆论热点的回应都可以打差评。美团作为外卖平台的佼佼者,却装聋作哑一声不吭。饿了么迅速推出了“多等5分钟/10分钟”的选项,直接就把责任甩给了消费者,相当于把外卖小哥的遭遇归咎于消费者。

 

陆玖财经认为:美团装聋作哑的做法不可取,饿了么所谓的改进也是过于鸡贼,明显是在转嫁矛盾给普通消费者。这些都不是纾解外卖小哥困境的关键。外卖小哥作为一种新职业,官方称谓叫做“网约配送员”,应该规范纳入劳动法的保护。监管部门应尽快清除这一行业的法律模糊地带,让广大外卖小哥享有一名基层劳动者应有的权益。

 

 

我们首先应该认清楚一个现实,那就是外卖的配送速度已经降不下来了。

 

外卖这个链条上连接的用户、外卖小哥、平台方都不允许配送速度下调,因为这关乎互联网经济中的用户体验问题,而用户体验是互联网企业立身根本。

 

从用户需求角度来讲,外卖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上班一族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工作节奏紧张,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午饭晚饭时段,拿起手机点餐,坐等外卖小哥上门。技术带来的便利没有回头路。

 

对于平台而言,他们提供了网约配送这样一个新职业,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一整套技术算法,制定了平台的游戏规则。这套规则中没有“慢节奏”这回事,慢就意味着被竞争对手淘汰出局。

 

外卖小哥同样是普通劳动者,做这份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完成几单配送,这个月的收入就会提升。这就是他们在行驶途中提速的最直接动力。

 

 

既然配送速度无法下降,那么,我们还能为外卖小哥这个群体做点什么事情呢?

 

按照《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中的描述,外卖平台和外包公司存在打法律擦边球的做法。

 

在美团和饿了么,“骑手”分为两类——“专送”与“众包”,前者是隶属于配送站的全职骑手,而后者是兼职骑手。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存在无保障、维权难的问题。

 

具体包括:平台将派送业务承包给外包公司,解除了与外卖小哥直接的雇佣关系。保险问题由外卖小哥购买意外伤害险,外卖小哥发生交通事故,平台则可以推给保险公司。在这种「转嫁」之中,模糊的劳动关系也使外卖小哥维护权益变得更加困难。

 

直接受雇于平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在一些地方的平台站点,外卖小哥甚至被要求填写「自愿放弃保险合同保证书」。平台还设计了一些所谓规则,比如:专送骑手的保险由站点按月扣除,具体金额也由站点决定;众包骑手的保险则按天扣除,每天3元,保障时间从骑手当天第一次接单到当日24时,如果此时骑手还在送餐,保险时间最多可延长一个半小时。

 

这种劳动保障体系,其实是外卖平台对于自身责任的一种巧妙转嫁。

 

正是由于外卖小哥的劳动隶属关系存在模糊地带,直接导致了外卖小哥遭遇交通事故等意外后,司法实践亦不能保障他们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所以,纾解问题的关键即在于此。外卖配送速度很难有实质性的下降,这就意味着,从事这种工作,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意外风险。如果在法律层面还有劳动隶属关系的模糊地带,只能让遭遇意外的外卖小哥流血又流泪。

 

而且,明确劳动隶属关系,让平台履行应尽的法律责任,这是现实可行的。与此同时,适当地调整算法、修改商业模式,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事实上,不光是外卖小哥,其他灵活用工人员也会遭遇这样的法律模糊地带。如果解决外卖小哥时下的困境可以成为一个契机,那将有可能惠及更多从事一线工作的灵活用工劳动者。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三六九零科技有限公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侵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