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塔山计划”话题被吵的沸沸扬扬。
有人从产业角度分析,说华为造芯片比登天还难;有人从资本市场的反应分析,质疑这条消息的真假,认为这是游资在炒作。
纷杂的讨论声很容易让人忽略一个事实:芯片自主化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之前没有人去做,现在华为站了出来,想要啃掉这块硬骨头。
陆玖财经留意到,很多媒体在报道这条消息的时候,并没有认真研读这份会议纪要。引用塔山阻击战做为计划名字,行文采用会议纪要形式,这符合华为一贯的风格。华为喜欢使用一些带有寓意的字眼,这次,它用塔山来形容被美国在芯片方面扼住了喉咙。早年间,华为内部都用“26”来指代中兴,这个谐音梗可以说非常赤裸了。
还有一些媒体在报道塔山计划时,将内容严重曲解,说华为要建45nm芯片的生产线。NO,NO,NO,会议纪要里说的很明白,华为要做的是跑通整个产业链,而不是重资建厂。华为拥有资本和人才资源,可以为国内芯片产业链赋能,改变目前一盘散沙的局面。华为并没有给出制造芯片的时间线,因为华为很清楚,芯片自主化很难实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华为的思路是先把整个产业链捋顺。事情再难做,总要先迈出第一步。
关注华为动向的人应该了解,华为曾经推出过多个类似“塔山计划”这样的行动。
2018年,华为推出了“达芬奇计划”。华为希望在电信基站、云数据中心、智能手机等硬件中引入AI。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同时分管华为业务战略和研发的负责人徐直军是这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在此之前,华为数据中心的AI能力主要来自英伟达GPU。华为是希望用AI为更多的软硬件系统赋能,摆脱对英伟达的过度依赖。
软件层面,华为的策略是操作系统自主研发,应用软件博采众长。具体来说,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系统在PC端对标微软,在手机端对标苹果IOS和谷歌安卓。在应用层,华为启动了“耀星计划”,激励全球开发者基于华为硬件进行应用开发,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使用体验。操作系统性能优越,各种应用体验良好,这就能够确保华为拥有更多的用户。
科技行业的竞争是持久战,华为不会只争一时的胜败。人才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持持久战斗力的保障。2019年,华为公布“天才少年计划”,今后每年面向全世界招纳天才少年,确保华为不断拥有年轻的、有创造力的新鲜血液。华为给这些少年英才开出的薪酬超过了谷歌。
华为这家企业,血液里流淌着艰苦奋斗、战略坚持、自我革新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推崇。华为深圳总部的道路都是以中外科学家的姓名来命名,比如邓稼先路,祖冲之路。华为新员工培训的时候要看一个电影——《身份的证明》。华为希望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外界的批评和质疑,以持续的开放透明,去消除误解建立信任。2015年的时候,华为展示了一张芭蕾舞为主题的海报,一开始的广告词是:我们的人生痛苦并快乐着。后来换成了“人们总是崇尚伟大,但当他们真的看到伟大的面目时,却却步了。”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能一窥华为一直以来的信念和坚守。10岁的时候,周围强敌林立,华为险些被围剿;20岁的时候,华为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低调超车。如今,而立之年的华为已经成为某些国家的眼中钉,不惜动用国家力量全面打压。但是,华为已经适应了科技行业的丛林法则,它不会盲目出击,不会单兵作战,而是会像狼群一样,一旦锁定目标,就会以“势在必得”的气势,迂回包抄,全面出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所以,看到这里,你还会质疑华为“塔山计划”的真实性吗?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三六九零科技有限公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侵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