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通环节,到产品品质提升,再到新农人的发展和挖掘,拼多多的农村战略已走过三层。帮助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需要拼多多付出更多的努力,拼多多能搭好这个平台吗?
拼多多的农村战略越走越远,正在进入深水区。
从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到销售,拼多多在农业的各个链条上助力。如今,拼多多深入到科研院所,通过拼多多平台,开始帮助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成果转化。
拼多多正在搭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短路径。
从产品SKU的开发,到流量资源的倾斜支持,拼多多利用平台缩短了科研到市场的距离,助力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同时,让购买者享受到更健康的科技美食。
在农业上,拼多多一向不吝投入。在2022年三季度的财报沟通电话会上,拼多多也一再强调,将会继续加大农业和制造业的投资力度。
拼多多知道,投入越多,走得才越扎实。
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这条路,任重道远,进入深水区的拼多多能搭好这个平台吗?
新场景下的新需求
不久前的双十二,在拼多多上,一款海南风味的 1 00% 可可原浆,全网热销近 3万单。
这款名为“普莱赞”的巧克力,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以下简称“香饮所”)所办企业和线上共创的结果。
在起初推出线上产品时,研发团队的产品规划,还是参考现有市场的产品,准备推出两款白巧以及60%、100%两款黑巧。但是在拼多多平台上,线上用户以订单投票,100%可可原浆胜出,甜腻的白巧被淘汰。根据拼多多用户的建议,香饮所增加了88%与75%两个单品。这都是偏苦的口感,要不是有共创平台,产品研发人员根本想不到。
在巧克力行业,为增加口感,添加代可可脂以及白砂糖是行业惯例,巧克力因此也成了高热量的代名词。香饮所依托60年来的科研成果,在产品中去除了蔗糖与代可可脂,让巧克力成为了健康食品,但同时,其口味比传统产品更苦。
为什么香饮所敢于投放更苦的产品SKU,就是因为有拼多多的用户互动。和线上共创产品,对香饮所是一个完全的新事物。在这之前,香饮所对市场完全没有概念。因为过去的日子“太好过”了。
兴隆热带植物园是隶属于香饮所的四A景区,开办15年来,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在植物园内,香饮所设有可可文化+巧克力制作体验等科普活动,同时在园内销售香饮所做的巧克力,因为人流量大,加上有植物园场景,不管开发什么巧克力产品,在这里都好卖。
但是2020年之后,情况出现了变化,线下销量骤减。香饮所尝试在线上销售,但是发现产品并不好卖。香饮所决定产品转型,尝试打造普莱赞这一品牌。
在拼多多平台,除了产品共创之外,香饮所的巧克力产品根据用户反馈,在包装、配料等方面,经历了多次迭代。
对于香饮所来说,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之前科研人员都在院里,而且主要在线下销售,了解市场信息很困难,不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如今在线上,很容易就知道消费者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贴近市场,听到市场的声音,对于香饮所转型的初步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就是拼多多的价值。
契合消费新需求?
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典型案例,普莱赞的热销,立刻引起了同行的注意。根据香饮所相关人员的介绍,因为产品包装上打了热科院字样,他们的产品受到了很多兄弟院校的食品专家的关注,不少兄弟农科院所,在线上购买普莱赞,研究香饮所的成果转化产品。
如何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一直是科研院所的重要课题。
如何助力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也是拼多多最近在做的事情。
在百亿农研投入的过程中,拼多多也发现了农业院所的成果转化存在很大潜力和空间。于是,针对这些农研院所的产品,拼多多做了一些筛选,针对那些口味独特、品质过硬的科研农产品,拼多多给予流量和资源补贴倾斜。
通过流量和其他资源的补贴,帮助这些科技美味迅速打开市场,同时,通过这种扁平化的接触,也让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在市场找到感觉。
在2022年9月份的丰收节上,拼多多推广了多种新的农业科技产品,帮助这些产品迅速打开市场。
比如,烟台农科院研发的“烟薯25号”在拼多多日销逾5万单。著名谷子育种专家陈瑛历时19年育成的“晋谷21号”加工而成的汾阳黄小米,在双十一当天卖出逾10万单,帮助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
事实上,拼多多推广的这些产品,也契合了当下年轻消费者追求健康的诉求。比如巧克力,添加人工合成代可可脂和白砂糖,已经是行业几十年的惯例。但是,黑巧中可可碱可以帮助脂肪分解,类黄酮抗氧化、防衰老,新一代消费者对此十分看重。因此,才有了普莱赞的热销。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改变,消费市场也到了下一个转折的节点。拼多多百亿农研,投向农业的做法,正契合了这一趋势。
农村战略的深水区
以平台资源,促进农研院所的成果转化,这是拼多多百亿农研走向纵深的一个典型。
拼多多多年来深耕农村市场,已经经过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提升了流通端的效率。
依托技术背景,拼多多提升了农货流通的效率。拼多多打造了“农地云拼+产地直发”的模式,从田间直达餐桌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农货上行的流通扁平化。
第二层,是发掘培养了一批新农人。
根据拼多多的一份报告,截至2021年10月,拼多多平台的95后“新新农人”数量超12.6万人。这些人懂互联网、懂品牌、懂运营,通过他们,拼多多挖掘出了散落在中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十几万新农人,是拼多多农村战略的重要落地抓手,也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第三层,就是生产端的效率和品质的提升。
拼多多通过农研科技大赛,通过提升温室种植、无土栽培等技术,提升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在农产品品质上,也实现了提升。
如果说以上三个层面,是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的农业战略。那么,助力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则属于第四层,有点反哺农村的味道。
农业研究所的成果转化,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科研成果大多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含量高,产品相对更加健康,但与此同时,产业化需要极高的市场运作能力。
科研成果转化,是科研院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在过去几十年,很多机构也曾经尝试,通过各种手段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比如中科院,就曾通过投资和针对创办人的培训,来孵化科研院所的一些科技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农业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香饮所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巧克力属于农副产品,这一类产品的市场化,涉及产品设计生产、品牌包装、渠道打造等环节,需要很高的运营能力。
农业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同样可以带动一方致富。
“普莱赞”品牌所属方海南兴科总经理初众就曾表示,通过在电商平台转化“普莱赞”这一入门级产品,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了解海南可可,将海南精品巧克力卖向全国。
针对这一类科技成果转化,拼多多提供流量资源、补贴资源和互动平台。在拼多多平台,运营人员更能听到市场的声音,可以帮助他们走出院所、了解市场,从而根据市场声音调整科研方向,培养对市场的嗅觉。
初众表示,拼多多提供的电商模式,适合普莱赞快速完成从0到1,打开品牌知名度。
但是,要实现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流量扶持、资源扶持还只是第一步。
尤其是对品牌运营有较高要求的农副产品,要踩的坑有很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要走得更稳更远,需要拼多多和科研院所一起,进行品牌共创,背后需要更多的努力。
农村战略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也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拼多多对此看得也很清楚。
在2022年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拼多多高层曾表示,农业是拼多多的长期战略,目前,拼多多的很多努力还处在早期阶段,但是也确实已经看到了很大的价值创造空间。
农村有厚厚的广袤土地,这片土地有多厚,拼多多的农业战略就有多高的壁垒。
从助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开始,拼多多已经进入深水区。走好这一步棋,拼多多的产品就能在农业的基础上,再进一个维度。
这一切,需要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