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的选用,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
7月21日晚,阿里巴巴发布2023财年年报 的同时, 例行披露的合伙人名单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菜鸟集团 CEO万霖、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已成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
相较于阿里这份可圈可点的财报,蒋凡成为阿里合伙人的消息,似乎抓到了更多眼球。
从早年解决手机淘宝的流量危机,到如今带领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实现单季营收185.41亿元,与阿里云业绩相当。用实打实的业绩说话,成为蒋凡证明自己的重要理由。
在市场多变的竞争中,蒋凡持续性地打胜仗,或是阿里当下最缺乏的。特别是,其还有另一大优势,便是年龄。
在能力和年龄上都有突出优势的蒋凡,或许也是能伴跑阿里更加长久的伙伴。
500多天,用业绩证明自己
在阿里 2023财年,蒋凡 执掌的 海外 业务板块 , 成为 阿里 的重要业绩引擎。
先说东南亚。自2019年以来,在东南亚这块电商热土上,Lazada、Shopee等就一直互相赶超,劲敌紧跟,蒋凡中途接管这块业务的挑战可谓巨大。
2022年,阿里分三次向Lazada注资共计16亿美元,年内第一次注资,发生在蒋凡接管Lazada的第五个月。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阿里继2018年以20亿美元增持Lazada之后的首次投资。
从时间节点上看,2022年阿里把海外业务交给蒋凡之后,同时重新启动对Lazada的注资,一方面自然是出于扭转东南亚竞争局势的一次尝试;而另一方面也可被解读为助蒋凡一臂之力。
事实上,从到任到出成绩,蒋凡用不到600天的时间烧了“三把火”,重构了阿里海外业务格局。
第一,不断加大本地化。出海业务最重要的是能够融入当地商业生态,蒋凡上任后,在阿里内部抽调资源用于物流建设,包括海外仓和国内优选仓,还推出扶持政策,鼓励商家去海外仓等。
在海外电商平台高管选用方面,蒋凡更倚重具有本土化经验的高管,而非空降兵。
第二,升级业务模式,让平台、商家“力出一孔”。
通过对速卖通的业务模式升级,蒋凡推出了“全托管”,即平台负责店铺运营、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商家则只需要提供货品,备货入仓。商家提报供货价,平台和商家一起决定最终销售价。
这种只需要商家提供货品、备货入仓就可以接入速卖通进行跨境运营的新模式,吸引了不少工厂商家,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三,推出欧洲本地平台,本地电商多点开花。
根据不同地区商业情况,阿里海外业务推出西班牙电商平台Miravia、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等平台,更符合当地消费习惯。
蒋凡的这些举措,几乎都是“基建式”工程,为海外业务增长定下了基调。
2023财年,阿里国际业务录得营收692.04亿元,同比增长13.3%,在总收入中占比达到8%,逐渐成为阿里新的增长引擎。上一季度,阿里海外业务单季营收达到了185.41亿元,已经与阿里云的业绩相当。
“实干派”代表
事实上,蒋凡在海外市场的节节胜利,也被阿里内部人所预料。
“蒋凡擅长打硬仗和逆风仗,这在阿里的诸多高管中,是难得的能力。”阿里内部人士向陆玖商业评论如此评价道。
蒋凡参与了阿里多个转型的关键节点。
2013年,张勇提出“all in无线”战略,其中出力最多的正是蒋凡。2016年淘宝造物节前夕,“手机控”蒋凡提出了“消费型媒体”的概念,建立商家+达人的运营体系、粉丝运营以及视频直播。2017年,蒋凡带领淘宝产品团队,完成了淘宝与手机淘宝的整合。该年12月27日,蒋凡出任淘宝总裁。
但海外战事无疑是一场难度更高的战役。
对于中国电商而言,海外业务是尚存的蓝海区域,但新战区的竞争无疑也是惨烈的,尤以同样瞄准东南亚地区的Lazada和Shopee为甚。
虽然Shopee的故事始于2015年,但真正转折点却是2019年。这一年,作为挑战者的Shopee在东南亚打出了一场逆袭战:一方面靠的是低价亏本引流,以及烧钱邀约明星站台;另一方面也是瞄准了Lazada当时正处于组织构架调整的关键时刻。
到了2021年3月,Shopee公布了自己的财报数据,其2020 年全年成交总额达到了354亿美元,占整个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的57%。这让阿里海外业务颇感压力。
蒋凡带队后,并没有急于追求业务规模,而是先花了半年时间,在东南亚、欧洲等市场走了一圈。“他没有用以前在淘系的思维来做海外,而是先学习,想清楚后再给团队提出具体策略和方向。”一位国际业务的员工透露说。
之后便有了速卖通的升级,从纯平台模式转向“平台+全托管(AliExpress Choice)”模式,这也带动速卖通进入了快速增长轨道。尽管市场形式复杂多变,且不确定因素频发,但速卖通今年3月的订单量依然实现了50%以上的同比增长。
除了Lazada的市场份额得到快速提升之外,阿里旗下的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增长迅速。根据2023财年年报,Trendyol持续订单同比增长约47%,报告期内,以当地货币计算的GMV同比增长超过110%,且服务范畴已逐渐延伸至外卖领域。
新设立的西班牙电商平台Miravia成绩同样亮眼。平台上线至今,日用户活跃数、订单数等经营指标均超出预期。
如何走得更远
如今 国内的电商业务 ,模式早已进入平稳的成熟期,很难再实现 什么 指数型增长。 一向看重用业绩说话的阿里 , 把蒋凡 放置 在 仍有成长空间的海外市场,未尝不是一次 新的 考验。
一名内部员工回忆道,蒋凡做业务的逻辑非常务实,开会时,他经常提醒团队要做减法,聚焦资源做最重要的事,“要什么不要什么很明确,一击必中。”
蒋凡的确需要“用业绩说话”,但在实际操盘过程中,他的这份务实,还体现于对长期商业价值的追求之中。
例如,相比东南亚市场,开拓欧洲市场可以快速冲业绩。但蒋凡的操盘思路,则是不能企图只用几个月砸出 GMV,而是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长期孵化,先把一个国家市场做深,达到一定业绩指标后,再把经验复制到下一个国家。
蒋凡认为,未来需要重视海外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并在东莞、威海、烟台、深圳等跨境出口主要城市设立了优选仓,提高物流时效。
从当年推动淘宝走向数据驱动,实现千人千面;到后来带领团队构建淘宝内容生态体系;再到上个季度国际商业实现单季营收185.41亿元,同比增长29%;时隔2年多再次成为阿里合伙人,蒋凡更多靠的是敏锐的产品洞察,和能持续打仗的真本事。
单凭这点,37岁的蒋凡杀回阿里核心层也是水到渠成。
有阿里内部人士向陆玖商业评论透露,“或许要到9月甚至10月,员工层面才有可能真的看到一些确定性,但应该会加快了。毕竟内部调整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最终投射到业务的发展中去。万霖、蒋凡进入合伙人,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蒋凡目前仍是阿里核心高管中最为年轻的一位,而年轻的潜台词则是——有机会陪伴企业走得更远。作为阿里组织架构年龄分层的一个代表,蒋凡重新获得合伙人的背后,也代表了新的策略、新的效率,以及新的想象空间。